|
| |
“在最美中追求更美”——记“2018齐鲁最美教师”方慧教授时间:[2018-10-05] 来源:校党委宣传部
“以梦为马、不负韶华,悦纳生活、享受世界,严于律己、一介不取。”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,国际经贸学院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方慧作为教师代表致辞。她情真意切的叮咛博得现场近三千名毕业生的阵阵掌声。这既是她对毕业生的寄语,也是她从教近30年来教书育人、立德树人的真实写照。 1991年,方慧大学毕业后在博兴县曹一村参加了省里组织的“社教队”工作,社教期间她了解到农村教育的不足,义务教孩子读书学习。“从那时起,我认识到教师的价值和职责所在,做一名好教师就成了我的职业选择。”
“做科研就是要有工匠精神” 这个暑假,2017级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胡芳芳没有回家,而是留在学校,在方慧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假期有关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科研工作。 “无论多晚发给老师作业,都能很快收到回复。凌晨1点、2点收到老师发来的修改意见、学术思考是常有的事情。老师工作起来,不分昼夜。” 在胡芳芳心中,方慧是名副其实的严师,“参考文献的来源要权威、年限跨度要广,中英文文献需均有涉猎,收集的文献要吃透,要边读边提炼观点,要有自己的思考并整理成书面材料……仅收集参考文献这一项工作,老师就对我提出了这么多具体、严格的要求。” 谈到方慧对科研工作严谨的学术态度,国际经贸学院研三学生孙美露特别有感触。 “‘相较于’这个词看似简单,却在我的论文中被修改了三次。”孙美露说,从最初的“相对比”改为“相比较”、再改为“相比于”、最后敲定“相较于”,老师指导她反复推敲、修改,就是为了用最精准的词语表达学术观点。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,多年来,方慧冒着严寒、酷暑带着学生深入东营、滨州等地调研,走访了当地大小企业近二十家,查阅大量资料,形成“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途径与举措”等研究成果,以探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,得到当地政府、企业的认可。 “做科研就是要有工匠精神。”方慧常对学生这样说。也正是凭借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她在国际直接投资、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在《管理世界》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,EI、ISTP检索论文8篇,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,出版专著两部,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、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,研究成果得到省领导夏耕、李群、王清宪、于国安的批示。 “在教学中播撒育人的火种” 执教27载,作为学校国际服务贸易优质课的负责人,方慧不断发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要素,让它们“渗透到”课堂里、学生中。 “冯友兰先生在谈到中国文化的时候是这样说的,‘盖并世列强,虽新而不古,希腊、罗马有古而无今,惟我国家,亘古亘今、亦新亦旧’。” 新学期伊始,方慧在文化贸易专题课上为同学们准备了“冯友兰先生中国文化专题”。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、大呼过瘾: “在方老师的课上,厚重独特的传统文化与‘高深莫测’的经济理论碰撞出了火花,我们听得有滋有味,坚定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。” “听方老师讲解一个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,更能明白‘国家强大、个人才有尊严’这个道理,无形之中培养了我的爱国主义精神。” 为了把课上好,方慧讲课从不炒冷饭,课前几分钟还在为教案增添新素材,“常讲常新”是她对自己的硬要求。 “方老师的课信息量非常大,昨天发生的‘新鲜事’,今天就能在方老师的课上听到专业的解读。”2017级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李若男这样说。 没有刻板的说教,有的是新鲜的素材、鲜活的案例。课堂上,方慧坚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播好声音、正能量。 “我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、具体的故事,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、经济理论、中国文化的魅力呈现出来。在故事中讲清道理,在道理中赢得学生们的认同,在教学中播撒育人的火种。”
“用爱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” 方慧在舜耕校区教工宿舍的那户小房子,是国际经贸学院2012届毕业生马玉秀读书时每周必去的地方。 “方老师每周都会邀请学生们去她的家中,一边为我们做好吃的,一边同我们讨论学术问题。” 在马玉秀心中,方慧不仅是学业的导师,更是人生的导师。下一步该怎么走?要做哪些准备?即使已经毕业,方慧仍想在学生的前面,并尽力为他们铺好路。 现在的马玉秀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,之所以有了读博的打算,得益于方慧的规划与指导。 毕业后的一天,马玉秀接到了方慧的电话。“老师建议我在学业上继续深造,因为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分离较远,学术的优势没有机会发挥。”复习期间,无论是论文的指导、推荐发表,还是导师的选择,方慧都全程参与、尽心尽力。马玉秀说,没有方老师的帮助,不可能首战南开成功、金榜题名。 2011级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灏的入学基础十分薄弱。作为导师,方慧因材施教,为其量身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、研究计划、监督计划。陈灏的毕业论文有关数据选择和处理的部分既是难点也是创新点,时值方慧在美国做访问学者,考虑到时差因素,她常常在深夜与陈灏讨论,为他提供最新资料、帮助他打开思路。 现在我校期刊编辑部就职的赵甜是方慧带的第一届博士研究生,辞职读博的她压力较大,学术上难免有急躁情绪。方慧时刻关注赵甜的心理状态,并在冬至那天邀请赵甜一起吃水饺,以自己读博的经历教导她做科研是为了探寻世界的真相,要踏踏实实,不能急于求成。 方慧自己生活俭朴,却常常自费资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,度过生活上的难关。2013年暑假,2012级国际经贸学院硕士研究生于文华、魏文菁打算留在济南学习和进行课题研究,而周围房租远远高于她们的支付能力,正当她们担心无处安顿之时,方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,立刻让于文华、魏文菁住进了自己刚刚装修好的新房子,一住就是一个假期。 在方慧看来,如果孩子是生命的延续,那么学生就是思想的延续。学生入学的成绩只代表过去的学习,而学生毕业时的水平才是衡量导师的标准。她常说:“我要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,用爱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。” 从教近30年,方慧深耕细作于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,以高尚的道德情操、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博大的仁爱之心培养了一批批学生,成为他们学高身正的榜样。 “习总书记讲过,一个优秀的老师,应该是“经师”与“人师”的统一,既要精于“授业”“解惑”,更要以“传道”为责任和使命。我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,在工作中坚定信念,提升素质,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中创造自己,在改革进程中创新自己,在最美中追求更美!”
上一条:中心主任受邀参加中澳“一带一路”矿业、能源与基建产业合作论坛 【关闭窗口】 |
版权所有:山东财经大学“一带一路”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网站管理 |